导航:首页>> 最新资讯>> 香港彻底告别“金融废墟”

香港彻底告别“金融废墟”

6小时前 4 技术

作者:谢泽锋 编辑:杨旭然

从“金融废墟”到全球资本投资中国的核心枢纽,港股仅用了一年时间。

2024年,港股IPO七成新股首日破发,有投资人放狠话:"谁敢上市就打断腿";一年后,散户疯狂打新,并高喊:“别问能不能上车,就问你懂不懂政策?”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疯狂延续。宁德时代、海天味业、恒瑞医药等A股大块头齐聚港股,六个月就有240家企业蜂拥而入,身后还有220家在排队(截至6月30日)。

仅仅半年时间,港股43只新股IPO上市,有人戏称,“港交所的金锣都不够用了”。数量较2024年同期增加了43.3%;新股募资1067.1亿港元,一举登顶全球IPO募资榜首,超过大洋彼岸的纳斯达克(713亿港元)。

时间拉回到2019年,彼时的香港也还是全球IPO老大。但接下来的几年,疫情、风波、全球经贸动荡,估值过低、流动性枯竭,这个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一度有日薄西山的势头,甚至被人称作“金融废墟”。

但和新加坡等海外金融城市不同,香港的真正后盾是整个中国大陆,从最早的国企红筹股,到互联网企业,中概股回归,再到如今更多实业企业上市,香港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的前哨站。

港交所的存在和繁荣,强化了香港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未来,大陆和香港的联系会日益紧密,港交所的历史地位还会继续抬升。

IPO大

当下港股IPO盛况,不禁让人联想到 2020年开始的中概回归浪潮,以及上世纪90年代由青岛啤酒开始为代表、国有企业踏出的赴港上市步伐。

历史不会刻板重演,而这一次,意义会更加重大。

夏日流火,香港金融大会堂里的锣声密集。

5月20日,锂电巨无霸宁德时代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交易所大厅挤满了拿着手机直播的投行精英。此次,宁王赴港募资约357亿港元,创下今年全球最大IPO,其港股市值更是罕见地超越了A股近3000亿元。

一个月后“酱油茅”海天味业H股上市,一举募得资金101亿港元,超额认购逾930倍,足见港股打新有多么疯狂。

此外,A股医药一哥恒瑞医药、茶饮巨无霸蜜雪集团等核心业务都在中国内地的企业也选择在港股吸引全球投资者。其中恒瑞医药港股融资额是A股的3倍;而借助香港资本市场,蜜雪冰城创始人张红超身价突破2000亿港元,超过秦英林成为河南新首富。而包括老铺黄金、泡泡玛特、卫龙食品在内的已上市公司,则是掀起了新消费的浪潮。

多项便利措施加持下,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正加速涌入港交所。

6月26日和6月30日,每天都同时有三家企业鸣锣上市,7月9日,更是单日迎来五家企业集体挂牌的罕见景象。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港股共有43只新股IPO,而去年同期仅有30家,新股首发募资累计1067.1亿港元,超越纳斯达克(713亿港元),重回全球第一宝座。而仅仅两年前,港交所融资额罕见跌出了全球TOP5。

数据显示,仅在过去的5月,就有40多家企业递表。截至上半年末,共240家企业集体涌入,后面排队的数量增加到220家,其中219家均为今年递表。

德勤中国预测,今年香港上市新股可达80只,融资2000亿港元,有望坐上全球头把交椅。其中预计25只都是“A+H”新股,可见香港资本市场对大陆企业的承接能力。

一扫过去两年的阴霾,从上市数量和规模来看,这一轮港股IPO浪潮,已经坐实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股市主要以长和、新鸿基等房地产公司,及港灯、中华燃气等本地公共事业类上市公司为主,结构比较单一。

1984年,中资企业收购香港上市公司(中信集团注资嘉华银行)开启“红筹模式”,港股开始增添了一抹中资成分;1993年,青岛啤酒成为首家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点燃了国企赴港上市之火。此后三大运营商、大型能源企业、大金融公司们纷至沓来。

到2010年左右,互联网经济开始繁荣,但由于彼时港交所并不允许“同股不同权”的企业上市,阿里巴巴没能入驻港交所。

时任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对此有着清晰的认知:“新科技和新经济已经成为驱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虽然我们错过了一两个大的IPO,但已经开始认真思考香港应该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巩固自己独特的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了。”

四年后改革措施落地,阿里巴巴终于得偿登陆港交所,百度、京东、网易也回归港股。

如今,新消费、新科技、创新药龙头企业们在港股讲述起新的“中国故事”,香港资本市场如同血亲纽带一般,联系起内地企业的国际资本之间的关系。

最具典型意义的一个例子就是,宁德时代选择将90%的港股募资投向匈牙利工厂,据说投行人士凌晨两点还在改招股书:"欧洲客户只认港股上市的供应链"。美的账上躺着千亿现金根本不缺钱,执意南下的原因也是觊觎全球市场。

定价权

港股IPO沸腾,同样也隐藏着中国金融、中国资本与华尔街金融资本力量之间的暗战博弈。

港股融资重回巅峰,同时也是中国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再次加速。今年已上市企业中,中金帮助13家上市抢得头名,中信和华泰以9家并列第二;排队中的220家企业,几乎由清一色的中资保荐机构包揽。摩根士丹利、高盛、UBS、花旗这些资本大鳄则相形见绌。

当蜜雪冰城用4元柠檬水撬动全球资本,极致中国供应链+工业克苏鲁+数字化赋能,再加上“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国际资本老炮们直呼看不懂;

老铺黄金沿用古法技艺打造现代奢侈品,讲出了一个关于文化与贵金属的双重故事。如今抢购老铺的产品,就像约闺蜜一起喝下午茶,股票的PE因此被推高至120倍。重仓老铺黄金的基金经理认为,这家公司已经将高端产品价值公式“产品价值=功能价值+情绪价值+资产价值”演绎到极致,而这套估值体系与国际投行所秉承的投资逻辑对比,显然难以恰合。

当Labubu席卷全球年轻人的钱包,这个咧开嘴大笑的娃娃,让泡泡玛特股价自最低谷飙升21倍,全球秉承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们只能目瞪口呆。 

据说,招商证券国际组建30人团队专攻特专科技领域,用"管线估值法"评估创新药企,甚至会用"用户资产模型"测算奶茶店的价值。

由于发行火爆,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外资投行人才流向香港中资金融机构的迹象。这些跳槽的银行家带着高盛、摩根士丹利的客户名单加入战局。

中资投行用"中国式估值"争夺定价权,来自大陆的中国资金则直接搅动港股的交易逻辑。

今年以来,南向资金狂扫7300亿港元,成交占比从去年的34.6% 跃升至43.9%,意味着内地资金已掌握港股近半数交易话语权。

互联互通标的持续扩容,沪深港通ETF标的范围扩大,税收优惠政策延续,三箭齐发,港股制度红利持续吸引源头活水。今年以来,恒生指数以22%涨幅碾压全球主要股指。

当南向资金每年贡献超7000亿港元增量,险资配置突破51%,大型互联网+AI+新消费+创新药上市公司构成港股前沿阵地,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就此发轫。理想状态下,香港金融市场将脱离欧美定价体系,成为人民币资产全球定价的主阵地。

中国资产+中国故事+中国定价+中国资本,一场定位香港的金融大战,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重振

1866年,香港最早的证券交易活动开始萌发。直至多年之后,英国商人保罗·查特于1891年成立了香港股票经纪人协会,才标志着香港首个证券交易所诞生。

此后一个世纪,香港金融市场沦为外资企业融资,及英属殖民地经济的附庸。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香港会”、“远东会”四会鼎立。1986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开业,四会完成了合并。

到2000年3月,香港联合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及中央结算公司合并为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后在联交所上市,成为全球首批上市的交易所之一。

经过25年发展,目前中国内地企业市值已占港股总市值的81%,港股已是国际投资者买入中国资产的必逛“货架”。

经历百年风雨,香港金融中心的地位遭遇诸多挑战,疫情、政治风波、国际经贸动荡,自身制度缺陷等等,都曾让外界对香港的未来产生怀疑,但每一次,香港都能达到全新的高度。

多重优势加持之下的香港金融市场,显然不会演变为新加坡那样鸡肋尴尬的境地。眼下,新加坡金融市场的融资能力、成交量都急速萎缩。无论是股债还是商品交易,新加坡都无法媲美香港。

2025年,新加坡股市惊现资本大逃亡,11家企业4个月内集体退市。汇丰、渣打将亚太总部迁回维港,新加坡长期经营的所谓“金融避风港”神话正在快速退去。

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港股市场始终在自我改革:

打破“同股不同权”的上市限制,拥抱中概股;

增设第18A章,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2023年推出第18C章,支持“特专科技”企业融资;

2024年引入SPAC(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机制,形成多元化上市通道,让港股市场成为新经济融资与投资热土;

机制方面,开通沪深港通,持续优化债券通、互换通,为港股市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根据最新的改革措施,将允许在港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上市,意味着未来有望迎来全新的“H+A”型上市公司。

国际动乱中的机遇,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精英人才的虹吸效应,天时地利人和,香港正在击碎“金融废墟”的谬论,打破新加坡的金融神话。可以预见的是,这颗东方明珠必然会在将来再次释放出璀璨的光芒,只是这一次,不会再和几十年前的繁荣一样。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新快讯
来源:jinse
时间:2025-07-12 03:01:00
金色财经报道,芝加哥联储主席古尔斯比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最新宣布的关税措施再度搅浑通胀前景,这将使他更难支持特朗普极力主张的降息政策。古尔斯比在周五的采访中透露,过去几个月由于特朗普暂停了4月提出的高...
来源:jinse
时间:2025-07-12 02:46:00
金色财经报道,据央视新闻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获得美国及欧洲盟友最高层面的积极回应,军事援助渠道已全面恢复。下周,乌军方将与美军代表团举行会谈。此外,欧盟新一批防御援助计划也在制定中。...
来源:jinse
时间:2025-07-12 01:47:01
金色财经报道,美股三大指数维持跌势,标普500指数跌超0.3%。
来源:jinse
时间:2025-07-12 01:47:00
金色财经报道,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当地时间7月11日已批准向乌克兰提供5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作为其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草案的一部分。据悉,该法案还限制了A-10攻击机的退役。《国...
来源:jinse
时间:2025-07-12 01:46:00
金色财经报道,据 Coinglass 数据,若比特币跌破 10.6 万美元,主流 CEX 累计多单清算强度将达 7.75 亿。反之,若比特币突破 10.8 万美元,主流 CEX 累计空单清算强度将仅为...
最新文章
作者专栏 查看更多>
金色财经
金色财经
7554
文章
533290
浏览
21572
访问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24h成交额
1 BinanceBinance ¥1,527.57 亿
2 BybitBybit ¥576.23 亿
3 Coinbase ExchangeCoinbase Exchange ¥71.57 亿
4 OKXOKX ¥519.71 亿
5 UpbitUpbit ¥77.13 亿
6 KrakenKraken ¥43.20 亿
7 BitgetBitget ¥494.79 亿
8 RaydiumRaydium ¥11.50 亿
9 BitfinexBitfinex ¥6.09 亿
10 Uniswap v2Uniswap v2 ¥3.72 亿
查看更多
行情行情 行情  平台 平台 平台 首页首页 首页 观点观点 观点   快讯  快讯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