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最新资讯>> OKX 风波再起,币圈合规值得关注

OKX 风波再起,币圈合规值得关注

2小时前 3 技术
尽管在短短三天内,徐明星连发 7 条推文,但却仍然无法平息众怒。

撰文:Fintax

1. 本次 OKX 风波始末

近日,关于 OKX 的合规风波在社交媒体上沸沸扬扬。7 月 4 日,OKX 用户韦德@weideyyds 在 X 上发布长文「关于 okx 交易所恶意冻结用户账户资金,超规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的曝光」,文中表示,自 6 月中旬起,OKX 向他要求提交补充资金来源信息,并提交工资流水,在资金来源信息认证没通过后,OKX 冻结该用户账户,并要求其提供过去 10 年的工作经历,过去 5 年的就业记录,包括雇主名称、职位名称以及工作性质,以及过去 5 年内居住的国家和地区。该用户按要求一遍遍提交相关证明,但相关申请却被驳回,在咨询客服后依旧无果,该用户认为是平台恶意进行账户冻结。

该文在 X 上广泛传播,引发众多用户共鸣,许多用户表示在 OKX 经历过类似的事情,原帖子的浏览量爆发式增长,24 小时内超过 100 万。由于反响巨大,OKX 立刻介入,官方账号评论会加急跟进核实,并且迅速解决了该用户的账户问题,但是并未安抚好其他用户的情绪。7 月 5 日,经过一个晚上的发酵,OKX CEO Star(徐明星)亲自下场公关,引用了这条推文并做出解释,将话题由「OKX 恶意封号」转向「合规风控」,用「误报」(false positives,系统将正常用户误判为风险用户)这一概念来解释为什么平台向很多用户收集额外信息,并对 OKX 的合规团队和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截至目前,对 OKX 本次合规风波的讨论还在继续。

2. CEX 合规之路漫漫

OKX 并不是第一个陷入合规争议的中心化交易所。例如,2024 年 9 月,币安一用户在社交媒体平台诉称币安因其将加密货币资产作为唯一收入来源而限制其账户,并要求该用户提供年收入及纳税证明,同样引发了热议。

Binance 成立于 2017 年,在早期加密市场尚未受到严格监管的背景下迅速崛起。2017 至 2020 年间,Binance 并未设立总部,也没有明确归属的注册司法管辖地,其策略是通过「去中心化办公」和「与监管保持距离」来获得快速增长。某种意义上讲,Binance 实际上是在监管真空下形成的超大型交易网络,其用户基础和交易体量远超传统合规金融机构。然而从 2021 年开始,随着全球对加密资产监管的关注加剧,Binance 逐渐成为各国监管机构的重点对象。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在 2021 年中明确禁止 Binance Markets Limited 在英国开展任何受监管的活动,随后日本金融厅(FSA)、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BaFin)、意大利证券监管委员会(CONSOB)等多个国家监管机构也先后发出警告或进行限制。此类监管行动不仅限制了 Binance 法币通道,也严重影响了其在传统金融系统中的支付与清算能力。面对监管高压,Binance 从 2022 年开始逐步转型为以合规为导向的国际机构,相继在法国、西班牙、意大利、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地获得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或等效牌照,试图通过「区域分拆 + 本地合规」模式建立全球合法业务架构。2023 年底,随着美国司法部对 Binance 提起刑事诉讼并达成 43 亿美元的罚款和解协议,其创始人赵长鹏宣布辞任 CEO,由前美国财政部犯罪执法网络(FinCEN)主管 Richard Teng 接任,这一人事变动被普遍视为 Binance 向监管示好、加速合规化的关键一步。

相比之下,OKX 的国际化和合规转型起步明显较晚。OKX 于 2017 年由 OKCoin 分拆而来,早期主要深耕中国大陆及东亚市场,后将总部迁至马耳他,尝试接入当地合规框架。长期以来,OKX 并未在欧美主流国家获得牌照许可,其用户基础仍以亚洲和新兴市场为主。近年来,OKX 启动国际化战略,先后在迪拜、新加坡、巴哈马等地申请并获得部分合规资质,并于 2023 年成为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牌照申请者之一,但整体合规推进速度与范围与 Binance 相比稍显保守。在用户管理和风控方面,OKX 近两年开始强化 KYC 和 AML 流程,其官方文件显示,其 KYC 分为三级:绑定身份证明、地址验证和人脸识别为基本合规要素。同时,OKX 在反洗钱政策上已对接 Chainalysis 等链上监控机构,并设有交易行为风控系统。

不过,OKX 在部分市场仍存在「未注册即运营」的灰色地带,以韩国为例,韩国金融情报机构于 2024 年指控 OKX 在未经许可情况下向韩国居民提供服务,违反《特定金融交易信息法》。类似的情况也在日本、美国等地区有所体现。2025 年初,OKX 的塞舌尔子公司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承认其未经许可向美国用户提供汇款服务,并支付 8400 万美元罚款,放弃约 4.21 亿美元的相关收入。尽管未涉及具体员工或客户责任,也未触发刑事指控,但该事件也推动了 OKX 合规工作的调整。为了回应监管关切,OKX 宣布将大幅强化其 KYC、客户风险评级(CRR)和反洗钱系统(AML),宣称已组建超过 150 人的链上调查与合规团队。至此,OKX 的合规历程也走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 合规是 CEX 的死胡同吗?

加密资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合规是无法避免的大趋势,在 7 月 7 日,徐明星再次声明,OKX 正在提升技术水平,减少误报对用户的干扰,指出只有 1% 左右的用户会收到资金来源或者过去多年工作居住信息的问询。99% 的用户并不会受到任何干扰,并列出了误报的主要原因。他还特别强调,特定的问询只是为了澄清事实,确保平台不被滥用,用户的资产和账户安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更不会出现不让用户提币的情况。尽管在短短三天内,徐明星连发 7 条推文,但却仍然无法平息众怒。

单论合规,任何 CEX 都需要配合监管,这是各国法律的普遍规定,本身无可厚非。真正让 OKX 成为众矢之的的,是由合规引发的众人对 CEX 的信任危机。从第一次曝光开始,OKX 疑似恶意冻结账号,随即又有多人曝光 OKX 强行平仓割单,合约深度不够,恶意插针等问题,这些交易所「司空见惯」的丑闻在一时井喷,加之一些 Kols 开始「翻旧账」,重新翻出 OKX 的旧闻,包括 2020 年所有用户资产被限制一个月无法提币等事件,OKX 或多或少地陷入了信任危机,甚至有很多用户因担忧资产的安全性,纷纷准备退出 OKX 转投其他 CEX 甚至 DEX,但却发现 OKX 无法注销账号。这种「无路可退」的情境进一步点燃了用户的情绪。

关于为何 OKX 如此急迫并且激进的合规举措,据一些 Kols 推测,主要原因可能是 OKX 在谋划美股上市。此前 OKX 已经多次传递出要公开资本化的信号,也为此进行了多年的布局,从多年前港股买壳科云链到减少给 $OKB 赋能,在钱包大战关键时刻力推业务合规化。OKX 是否真的为了上市而变得保守?当然,作为全球知名的交易所,OKX 基本面十分亮眼,能够获得相当高的估值,若借 SEC 审查澄清过往争议,成功上市获得主流金融圈的入场券,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但对应的直接代价便是付出高昂成本,依据严格的监管框架进行合规整改。

换个角度看,CEX 合规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搭建起 CEX 与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协调自身的业务模式与监管要求之间的关系,而将合规责任单方面转嫁给用户并非完成这项工作的应有之举。或许,未来 OKX 若希望真正建立可信的合规体系,更应当在用户体验与监管配合之间找到平衡点,特别是明确其合规措施的边界、在数据存储和资金托管方面给予用户充分知情与保障。

4. 普通投资者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配合 KYC、资产来源审查等制度已成为中心化交易所的常规要求。完成基础的身份认证后,普通投资者应特别注意资产来源的证明材料准备。比如,纳税凭证、银行流水、交易记录、充值记录、工作收入凭证等,都是合规核查中较常用的证明方式。其中,「纳税凭证」是一种兼具官方认定力与信息完整度的有效证明。如果投资者曾因炒币获利而申报缴税,其税单本身就能直接构成合法收入来源的有力支撑。

这也引出一个重要但往往被忽视的议题:炒币收益是否需要纳税?答案是肯定的。根据各国税务机构普遍采用的标准,加密资产的买卖盈利通常视作「资本利得」或「财产性收入」,理应依法申报纳税。在美国,加密货币的税收问题早在 2014 年便引起了 IRS 的重视,近年来随着美国加密市场的繁荣,IRS 的税收规定也不断完善,「比特币耶稣」Roger Ver、微策略 CEO Michael Saylor 都一众币圈名人曾因为税务问题受到 IRS 指控,面临巨额罚款甚至牢狱之灾。即使是对加密货币持禁止态度的中国内地,税务机关也对炒币收入保持密切关注。特别是在近期,浙江有居民的 USDT 收益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缴税款,再次在币圈引发了一定程度的担忧。据查证,这位内地居民的相关收益是税务部门通过 CRS(金融账户自动信息交换机制)发现的,当时其账户中存在一笔资金,而这笔资金正是该居民的炒币获利所得。虽然税务机关的核查并非特意针对「炒币」这一行为,但当交易收益回流到银行账户中,也就自然被纳入了金融监管视野。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 CEX 等交易机构在中国内地属于非法事物,中国内地税务机关并不能从其中大规模获取用户交易信息,与币币交换相比,更多的是对法币资金的追踪。

炒币逃税并不是处于「灰色地带」的行为,也不是一个可以长期忽略的小问题。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开始关注加密资产带来的税收问题,虽然各国采取行动的时间、方式与力度不同,但是币圈收益需要纳税已经是板上钉钉、无法回避的现实。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面对税务或其他监管的最优解不是逃避,而是准备和配合。投资者可以考虑主动保留好交易记录、法币出入账单、资金流向和利润核算过程中的各类凭证,以便在未来税务问询中有据可依、清晰申辩,否则,一旦在无法回溯资产来源的情况下被要求补税,不仅可能承受额外税负,还可能因举证困难而蒙受更多财产损失。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最新快讯
来源:techflowpost
时间:2025-07-09 21:02:00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9 日,KULR科技集团(NYSE American: KULR)今日宣布在巴拉圭亚松森成功部署3,570台比特大陆S19 XP 140T比特币矿机,将公司总算力...
来源:techflowpost
时间:2025-07-09 21:01:01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9 日,据金十数据报道,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表示美联储应该在7月份降息。  
来源:techflowpost
时间:2025-07-09 20:46:01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9 日,据The Block报道,加密货币交易所Kraken与代币化基础设施提供商Backed今日宣布,将把xStocks服务从Solana扩展至BNB链。此次扩...
来源:techflowpost
时间:2025-07-09 20:32:00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9 日,据CoinDesk报道, 日本金融机构 SBI 允许用户将旗下 APLUS 信用卡积分兑换为 BTC、ETH 和 XRP,这意味着日本信用卡用户现在可以通...
来源:techflowpost
时间:2025-07-09 20:31:00
深潮 TechFlow 消息,7 月 9 日,据Cointelegraph报道,Velvet Capital宣布完成370万美元融资,用于推出其基于意图驱动的DeFAI交易和投资组合管理生态系统。此轮...
作者专栏 查看更多>
techflowpost
4996
文章
361376
浏览
8353
访问
  • 交易所
  • 币种
排名 交易所 24h成交额
1 BinanceBinance ¥1,527.57 亿
2 BybitBybit ¥576.23 亿
3 Coinbase ExchangeCoinbase Exchange ¥71.57 亿
4 OKXOKX ¥519.71 亿
5 UpbitUpbit ¥77.13 亿
6 KrakenKraken ¥43.20 亿
7 BitgetBitget ¥494.79 亿
8 RaydiumRaydium ¥11.50 亿
9 BitfinexBitfinex ¥6.09 亿
10 Uniswap v2Uniswap v2 ¥3.72 亿
查看更多
行情行情 行情  平台 平台 平台 首页首页 首页 观点观点 观点   快讯  快讯 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