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avid C, Bankless作者;翻译:金色财经xiaozou
过去一周,Crypto Twitter围绕一个新晋热门指标展开了激烈探讨:真实经济价值(Real Economic Value,简称REV)。该指标由Blockworks Research推出,用于追踪用户为使用区块链支付的实际成本——包括基础手续费和MEV小费。
REV(真实经济价值)是衡量用户活动产生的区块链价值积累的标准化指标。它包含协议内交易费以及用户为交易执行支付的协议外小费,因此能够反映链上交易的货币化需求。——Blockworks
该指标作为区块空间需求信号和链上真实使用量评估工具迅速走红,近期更是凸显了Solana作为高价值创造平台的地位。尽管人们普遍认可其价值,但无人将其奉为唯一关键指标。
争论的核心极其微妙:在区块链估值中,REV应占多大权重?它应作为核心价值信号,还是众多指标之一?某些推动特定叙事的群体是否正在滥用这一指标?
我们深入探索推特讨论内容,提炼出以下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最受欢迎的REV见解如下:
▪️ REV是强有力的分析起点
DBA Crypto联合创始人Jon Charbonneau(去年11月首个将REV作为L1/L2代币估值框架提出者)认为,REV类似传统金融中营收对股票估值的作用,为区块链评估提供了具体基准。他强调虽然单一数据无法涵盖全部信息,但随着市场成熟,REV可发展为更精细的估值模型。
尤其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当前REV数值,更在于其长期质量与可持续性。某条链若因高交易量持续产生竞争性手续费(以Hyperliquid与以太坊为例),相较临时拥堵费,该链应获更高估值倍数,因其隐含更大未来收益潜力。
▪️ REV是清晰但不完整信号
David Hoffman化繁为简:REV很有用——但并非是万能的。它直接显示用户为链上服务支付的意愿,即使不完美,仍是有效的需求衡量工具。
近期以太坊社区对REV的抵触令他费解。以太坊的核心叙事本就是拥有最具价值的区块空间,若用户为其支付最高费用,REV理应体现这点。当REV验证这一叙事时遭否定,显然是自相矛盾的。
David提出解释框架:Solana等优化快速状态转换(高频交易)的链自然会产生更高REV;以太坊侧重状态存储,其价值无法通过REV同等显现。他仍将REV视为次级指标,类似简化版现金流折现模型(DCF),需配合其他指标使用。至于具体的补充指标有哪些,Ryan正在探索答案。
▪️ REV的价值超出想象
Spire创始人Mteam.eth为REV辩护:虽不完美,但极具实用性。
其观点非常务实:问题不在REV本身,而在人们的误读。“所有模型都不是对的那个,但有些是有用的”。他认为REV正属有用之列。区块链不是企业,REV也非营收——但它确实揭示链上服务的需求强度,反映用户对区块空间的估值,应纳入更广阔的评估工具箱。
但这绝非区块链估值的捷径。Solana的REV可能达以太坊的2-4倍,但代币价值未必更高。仅凭REV评判链上价值,如同仅凭营收评估企业——完全忽略了利润与增长维度。
▪️ REV极端主义忽视全局
以太坊社区成员Ryan Berckmans对REV狂热持反对意见,指出虽然REV或有其用,但某些人将其夸大为L1代币估值的核心指标实属过誉。
他强调L1是信心资产(如黄金或货币),而非企业。估值应综合多维指标与市场信心。若REV决定一切,Tron市值应达2900亿美元——这显然与现实相悖。
▪️ 短期REV无法预测长期价值
Polygon联合创始人Brendan Farmer未全盘否定REV,但认为其常被误用——尤其在短期框架下。
例如以太坊年化REV曾达216亿美元峰值,Solana达66亿美元,但二者均已大幅回落。若REV能强力预测长期价值,这些峰值本应更准确映射至价格或活跃度。
他认为短期REV主要反映的是用户财富水平、网络发行资产的波动性、以及MEV市场的不成熟度。过度优化REV可能牺牲可负担性与用户增长,最终适得其反。
▪️ REV是链上GDP的代理指标
Paradigm联合创始人Matt Huang从更宏观的区块链估值视角解读REV。他认为智能合约平台的终极目标是成为真正的非托管货币——如比特币般去中心化但可编程。这意味着不仅要存储价值,还需支撑无需中介的广泛金融活动。
由此观之,REV并非目标本身,而是估算真实链上GDP的代理指标。最终衡量平台实用性的应是GDP而非代币投机。REV通过捕获定价活动(更难伪造)来反映GDP,但仍可能被操纵,过度狭隘优化会引发反效果。
关键不仅在于链上GDP规模,还在于其相对份额。若ETH或SOL最终未能成为大规模存储和使用价值的平台,Huang认为其长期价值将难以维系。REV帮助我们观测这一轨迹,但它本身并非终点。
共识地带:
实际共识比看起来更多:没有人将REV视为唯一指标,但也极少有人主张完全忽视它。支持者肯定其捕获用户付费意愿这一真实维度;质疑者则警示大家其易被滥用且无法独立支撑判断。
折中立场是什么?REV是有益的补充工具——但绝不完备。最佳用法是配合稳定币交易量、TVL、开发者活动及长期用户留存等指标共同分析。
在加密领域这样快速迭代的生态中,永远不存在一锤定音的单一指标。REV无疑是众多指标拼图中重要的一部分——但切勿错将其当作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