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始于一场不在计划内的咖啡聊天——最终变成了一次使命的出发点。GOAT Network 的首席经济学家 Redouane 与 CIO Eric 以及 CTO Stephen 坐在一起,他们都是坚定的比特币信仰者。这次聊天从对“Layer 2(二层网络)”这个术语的混乱使用发牢骚开始。现在似乎所有人都声称自己是比特币二层,但实际上,大多数项目根本没有遵循比特币的核心精神。他们为了营销目的贴上“比特币 L2”的标签,然而底层却依赖联邦多签、外部共识机制或者高度信任的架构。这让“比特币 L2”成为一个被稀释、被滥用的术语。
于是,在一杯又一杯变冷的咖啡中,一个使命逐渐成型:我们需要定义什么才是真正称得上“比特币原生二层”的网络。他们并不想写一份局限于技术路线的规范,而是想确立一份以原则为基础的标准——建立在比特币价值观之上的严格准则。这就是这份宣言的起点。
本提案设立了两个层次的标准:
一、核心必备项(Core Must-Haves)
没有这些条件,一个项目就无法自称为比特币原生二层。
-
在比特币主网上的无需信任结算 比特币原生 L2 必须频繁地锚定状态至比特币主网——理想情况是每个区块,最少每几个小时一次。 结算必须包括有效性证明(如 ZK 证明)与状态提交,而不只是 Merkle 根或签名。 延迟结算将严重削弱用户安全与系统信任。
-
争议解决必须锚定于比特币主网 若出现欺诈或作恶行为,用户必须能够直接在比特币主网上发起挑战。 不得依赖联邦仲裁、MPC、多签委员会或中心化审批。 最终的裁决必须由比特币矿工来执行,而不是链下中介。
-
无需第三方许可的强制退出机制 用户必须可以随时单边退出系统。 即使所有 Sequencer 节点消失,退出通道也必须持续开放。 无托管方,无需任何批准流程。
-
基于证明的信任最小化桥接机制 桥必须是非托管的,并可在比特币上通过证明强制执行。 设计基于 1-of-n 或 0-of-n 的诚实假设,完全不依赖多签、联邦或人类治理。 BTC 永远不应暴露于第三方信任之下。
-
持续在线性与强韧性 L2 网络必须在节点宕机、审查或攻击等情况下保持运行。 需通过去中心化 Sequencer 架构实现。 所有角色应具备开放参与性,或可被轻松替换,系统必须具备自我恢复能力。
二、可选增强项(Nice-to-Haves)
这些特性对可扩展性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但不能取代核心信任性。
-
快速高效的退出机制 标准退出过程应在数小时内完成,而非数日。 若发生争议,系统也应迅速响应并解决挑战。
-
以原生 BTC 计价的 Gas 机制 使用 BTC(而非桥接 ETH 或 altcoin)作为 Gas 资产,能增强信任与生态一致性。
-
诚实行为的经济激励机制 Sequencer、Prover、Challenger 等角色若诚实操作,应获得奖励。 作弊行为应被惩罚(如质押资产被削减)。
以太坊 L2 生态之所以能繁荣,是因为社区逐渐达成了对 Rollup 的定义共识(如 OP Rollup 与 ZK Rollup 的规范)。同样,比特币原生二层网络也需要凝聚出具备高完整性的共同标准。
如果一个系统无法做到以下几点:
-
频繁锚定比特币主网、
-
让用户在主网上挑战欺诈、
-
透明运行并最小化信任依赖,
那它就不是比特币原生二层。它只是一个打着新名号的侧链。
这些原则构成了一套“活标准”——源于不满,经由协作完善,由比特币精神驱动而生。一些现有系统已经非常接近这些标准,比如 Lightning 已满足其中多个项,ZK Rollup 也在逐步推进。但本标准并不偏袒任何技术路线,它是技术中立的。只要你的 Rollup、通道或桥梁达到了这个标准,就合格;达不到的话,再好的营销也无济于事。
这是一份邀请:致所有建设者、投资人和用户。
让我们一起捍卫“比特币二层”这一术语的完整性。设立清晰、有原则的边界,不要把中心化的系统伪装成 L2。诚实是基础,如果你做的是一个服务或侧链,请直接说出真相。
就像 Redouane、Eric 和 Stephen 那天所悟到的那样,未来的路径有两个方向:一条是“Layer 2”变成一个空洞品牌,任何系统都能轻易贴标签;另一条是将其变成一种承诺、一枚代表公正与信任的徽章。我们选择后者。
比特币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它的扩展层也必须配得上这一份信任。让我们以“真理”而非“趋势”来定义 Layer 2,共同建设一个值得比特币拥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