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Sui公链的去中心化存储协议Walrus主网上线,Mysten Labs继Sui网络和DeepBook后再次出手,这次瞄准了Web3的存储赛道。构建于 Sui 区块链之上,Walrus 在尝试在存储成本效率、可编程性、数据访问和删除等方面对现有存储解决方案进行优化提升,不仅仅想做 Sui 网络的存储层,而是目标成为 Web3 去中心化存储的领导协议。
根据IBM发布的《2020年的数据泄露成本报告》,当年全球发生了约99730次数据泄露事件,共造成了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2018年,谷歌位于比利时的一座数据中心遭到雷击,导致磁盘受损、数据丢失。中心化存储的脆弱让人头疼,而分布式存储——把数据加密、切片、散布到全球节点——听起来就像是为隐私和安全量身定制的答案。
通过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物理节点(通常是全球范围内的服务器或设备),结合加密和区块链等机制实现数据的高可用性、隐私安全性,对比传统储存方式,有非常多优势:
作为去中心化存储协议中最先进的项目之一,Walrus的热度也冲上Rootdata存储赛道第一,给沉寂已久的去中心化存储赛道带来了不小的声音,不少人回想起了当年 Filecoin 掀起的热潮。
2017年,Filecoin 推出,通过创纪录的2亿美元 ICO 引发了加密行业的轰动,愿景是将 IPFS(星际文件系统)与区块链激励结合,构建一个全球分布式存储市场。2020年主网上线后,Filecoin迅速吸引了大量矿工和开发者,存储容量在一年内突破1EB(10亿GB)。社区对其寄予厚望,FIL代币价格一度飙升,带动了存储挖矿热潮。当时,连中国大妈都跑去买矿机,Filecoin 是下一个比特币的言论更是甚嚣尘上。
然而,Filecoin后续因高昂的存储成本、复杂的激励机制和市场竞争加剧逐渐失去热度,在许多地区甚至被质疑为诈骗,一度和传销绑定在一起,主要是因为一些不良参与者利用其挖矿机制和代币升值的预期进行夸大宣传,误导投资者,对其声誉造成了冲击,留下一地鸡毛。
尽管如此,分布式存储作为Web3 基础设施的重要赛道、对抗中心化云服务垄断的关键技术,依旧吸引着众多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目光。从保护用户隐私到赋能数据主权,Walrus 等新兴项目的崛起,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热情。
本文,曼昆律师将探讨分布式存储如何通过加密和去中心化保护用户隐私、中国大陆官方对这一技术的监管态度、分布式存储的商业潜力,更重要的是 Web3创业者在开发分布式存储项目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法律合规要点。分布式存储有前景、是未来,但只有合法合规,才能把项目做大做强。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某天只是随意搜索了一下牙齿美白,之后却每天接到各种口腔机构的骚扰电话,推销服务精准得令人不安。你的数据究竟在何时、何地泄露?今年的315晚会撕开了数据黑产的技术面纱,曝光了个人信息被肆意交易的乱象,当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安全与隐私理应成为不可逾越的底线,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隐私,数据隐私,很重要。
今年的315晚会,我们震惊的看到,多家科技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每天非法处理超100亿条用户信息,手机号、消费记录、社交帐号等敏感数据全部在列。还有系统窃取企业公众号和微信群成员信息,形成“数据窃取-精准营销-商业变现”的黑产闭环。
隐私是一个持续在被讨论的话题。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近期也在个人博客发表的万字长文《我为什么支持隐私》里面写道:
“隐私不意味着彼此疏远,而意味着团结一致。隐私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共同的立足点。”
我们到底为什么希望拥有隐私?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他将自己的答案分为三部分:
隐私是自由:隐私为我们提供了空间,让我们以最符合自己需求的方式生活,而不必时刻担心我们的行动在各种政治和社会游戏中将如何被看待。
隐私是秩序:一系列支撑社会基本运作的机制依赖于隐私才能正常运行。
隐私是进步:如果我们获得新的方式选择性地分享我们的信息,同时保护其不被滥用,我们就可以释放出大量的价值,加速技术和社会的进步。
Vitalik 还把自己对隐私的总体论点用一句话表达如下:隐私为你提供了以最符合你个人目标和需求的方式生活的自由,而不必不断地在“私人游戏”(你自己的需求)和“公共游戏”(其他各种人、通过各种机制,包括社交媒体涌现、商业激励、政治、机构等对你行为的反应和看法)之间进行平衡。
回头看,早在1993年,密码朋克宣言(A Cypherpunk's Manifesto)就发起了对于隐私和自由的号召——— “隐私是有选择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力量......我们正在用密码学、匿名邮件转发系统、数字签名和电子货币来捍卫我们的隐私。”比特币不是横空出世,而是历史艰辛探索下的集大成者,如今这条隐私之路越走越远。
我们需要分布式存储,因为我们都渴望隐私。
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即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无法篡改、信息加密的特点契合Web3.0时代“去中心化” 的发展方向,是未来区块链发展与落地不可或缺的一环,商业前景自然也是非常广阔。
我们来看数据: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的研究,全球数据存储市场在2023年规模为628.3亿美元,预计2024-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9.8%,到2030年将市场规模将突破千亿美元。
根据MRA最新研究,单看分布式存储市场,预计将从2025年的约150亿美元增长至2033年的超500亿美元,CAGR约为16%,商业领域采用率最高。
可以看出,分布式存储市场具备强劲的增长潜力与广阔的商业空间。越来越多区块链项目的基础设施正在使用分布式存储,世界各国政府、企业、个人等也都逐渐采用,如谷歌浏览器就支持内置IPFS组件,以太坊已经实现了IPFS网络的全面接入,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也纷纷开始布局相关技术。分布式存储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其他技术的日益融合,也将释放更多机遇。
经常看曼昆律所研究分析的朋友肯定熟悉,在中国内地Web3项目创业,有三个法律底线不能碰。在分布式存储项目中,用户通过维护和改进项目基础设施来赚取代币。代币又可以通过交易所或其他方式产生流动性。似乎很容易触碰上述后面两个负面清单。
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也在 2021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 活动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家为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不支持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挖矿” 项目。
但是,分布式存储项目比如 IPFS的激励层Filecoin是和比特币全然不同的工作证明,并不会耗费大量的电力资源,反而能够提高闲置资源的利用率,只需提供存储空间和宽带,在项目不涉及过多Token讨论,纯以技术角度看待的情况下,理论上政策合规风险较小。《通知》同时指出,应区分“ 挖矿” 与区块链、大数据相关产业,引导资源消耗低、附加价值高的高技术产业发展。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 分布式存储技术本身不仅未受到政策限制,某种程度上还得到了优化发展。
另外,虽然我国并不否认虚拟货币的财产属性,但严禁虚拟货币代币融资容易触碰第一类负面清单、涉币类硬件设备相关合同效力司法实践仍不统一。文章后面会展开说明创业团队如何规避相关风险。
我们还可以看到,2021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的落地施行,标志着我国对数据资源的开发、应用正式步入了法治化轨道。《数据安全法》在为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的同时,也为运营企业的数据管理提供了新的行为准则,从法律角度引领了IPFS领域的规范化变革。
总的来说,中国大陆对分布式存储持开放态度,明确区分其与高耗能虚拟货币挖矿的本质差异。《数据安全法》等法规为行业规范化提供了法律保障。政策不是拦路虎,而是筛子,合规的项目才能借东风。对于中国 Web3创业者而言,分布式存储或许是一个政策可行的赛道。
不同于其他Web3项目,分布式存储项目有着与硬件设备紧密结合的特点,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上下游产业链。项目的链条很长,从技术开发到硬件分销再到市场推广,每个环节都可能踩雷。以下是曼昆律师的“避坑指南”:
项目团队是核心,负责协议设计、商业模式设计及运营协调,但合规得从第一步抓起。从公司主体设计、数据安全与跨境合规、防范金融犯罪三个方面重点把控合规。
1. 公司主体:出海是条路
有些事情在国内开展受限,创业项目可以出海寻求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方选择在海外设立公司、组建团队,转向加密货币更加友好的地区,如香港、新加坡、迪拜等地都是不错的选择。国内仅保留部分支持团队。对于想要开展分布式储存业务的团队,尤其是未来有发Token的计划,建议尽早规划出海方案,将项目公司主体安排在海外。
曼昆律师建议:
选择合适的海外司法管辖区,确保公司主体符合当地法律法规;
明确海外主体与国内团队的分工,防范国内监管风险;
探索合规的商业模型,区分国内外不同监管环境;
提前咨询专业律师,规划Token发行合规路径。
2. 数据安全:隐私不是喊口号
虽然分布式存储项目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但在实际运营中仍然会涉及到一定程度的集中管理和协调,而且大部分的分布式存储项目都涉及大量海外用户,需要将数据通过区块链发布到境外,因此不得不考虑数据出境的问题。所以在数据合规和数据安全方面,需要重点考虑。
个人信息保护
项目应该符合隐私政策,向用户说明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方式,确保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要求。还要获取用户同意,在收集和处理个人信息前,明确告知用户信息处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用户的明确同意,并且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只收集和处理实现特定目的所需的最少量的个人信息。
项目还要平衡多法域监管差异,企业出海必须精准把握主要市场合规要求。《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个人信息出境需用户同意并通过安全评估,而 GDPR (欧盟)强调用户隐私权(如“被遗忘权”)和透明性。
数据安全
建立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根据《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的要求,制定并实施全面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使用强加密技术保护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数据泄露。
定期安全评估:定期进行数据安全风险评估和漏洞扫描,及时修补安全漏洞,提升系统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和跨境传输
分布式存储项目少不了跨境数据流动,毕竟节点遍布全球。但《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提到,比如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重要数据”,应该在境内存储。想随便把数据传到海外没那么简单。
比如,你的项目涉及用户信息,传到国外前得做安全评估,证明数据不会被滥用。欧盟的GDPR还要求用户有“被遗忘权”,不合规就是罚款起步。因此,在项目开展前要根据要求进行项目可行性评估,在进行数据跨境传输前进行安全评估,确保符合相关部门的规定。
3. 防金融犯罪:KYC不是摆设
反洗钱和反恐融资是全球红线。 KYC(了解你的客户)大家都了解,项目应该严格落实,防范欺诈行为,保护用户利益,提高平台合规性。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护照等)和地址证明,进行身份验证。定期更新和审核用户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某项目方觉得自己“去中心化”,数据都在链上,不用管KYC。结果用户里混进洗钱团伙,监管一查,项目直接被封。合规不是技术问题,是生存问题。
在分布式存储领域,硬件销售作为关键环节,却常因利益驱动沦为传销和非法集资的温床。以史为鉴,回顾 Filecoin 热潮时期,众多不法企业借 “IPFS”“Filecoin” 之名,仅大肆宣扬数据存储的增值收益,刻意隐瞒投资风险,导致大量投资者受损,其中两起典型案件尤为引人深思。
2021 年徐州 Filecoin 矿机诈骗案中,IPFSUnion 部分分销商以 “高收益”“快速回本” 为噱头,吸引投资者购买 Filecoin 矿机,实则通过多级分销模式非法吸收资金,涉案金额高达 4 亿元。警方介入后,查封相关资产并逮捕 31 人。尽管 IPFSUnion 声称员工仅 “协助调查”,但该事件已对项目信誉造成严重损害。
2023 年深圳时空云公司案同样触目惊心。时空云公司借助 filpool.io 平台,以 Filecoin 矿机销售为幌子,推广 “联合挖矿” 项目,实为金字塔式传销。此案件涉案金额达 6.07 亿元(约 8300 万美元),涉及 6200 万元数字货币,注册会员超 5.7 万人,进一步重创 Filecoin 生态声誉。
公诉机关认定,被告人赖某航等人以挖 FIL 币为由,要求参与者缴纳矿机费用或租赁费获取加入资格,按层级发展下线,以发展人员数量作为返利依据,通过高额回报诱骗他人参与,其行为已触犯刑律,应追究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刑事责任。
避免此类风险,曼昆律师提出以下建议:
规范销售话术,严禁夸大收益或承诺固定回报;
明确披露投资风险,充分保障用户知情权;建立分销商合规培训机制,定期审计销售行为,严选合作伙伴;
与专业律师合作,严格审查分销合同,杜绝法律漏洞。
在分布式存储领域,宣传推广团队作为市场营销和用户获取的关键力量,却因虚假宣传风险成为行业发展的隐患。虚假宣传不仅会误导用户,更可能触犯法律,损害项目整体信誉。
早在 2021 年,IPFS 相关推广就因过度渲染收益引发监管关注。部分推广方打出 “一机多挖”“快速回本” 等极具诱惑性的宣传口号,刻意放大投资收益,却对潜在风险只字不提。这种片面且夸大其词的宣传,严重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广告内容真实性、合法性的规定,同时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触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红线。最终,这些不当宣传行为致使项目信誉受损,市场秩序陷入混乱。
同年,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发布警告,直指部分 Filecoin 推广方以 “分布式存储增值” 为噱头,一味宣传高收益,却忽略风险告知的违规操作。监管部门迅速介入,对存在虚假宣传的企业采取罚款、勒令整改等措施,彰显了整治市场乱象的决心。
曼昆律师建议:
确保宣传内容客观:推广团队应如实披露设备性能,客观呈现收益的不确定性,避免对用户产生误导。例如,在介绍矿机时,需明确告知其实际运算能力、运行环境要求等信息,同时通过历史数据,合理预估收益范围。
强化风险提示:在所有宣传广告中,以醒目方式明确标注风险提示,如 “投资有风险,收益不保证”。确保用户在接收宣传信息时,能够第一时间注意到风险提示内容。
规范宣传用语:严格避免使用绝对化用词,像 “保证收益”“稳赚不赔” 等表述应坚决杜绝。宣传内容应保持中立、客观,使用严谨的语言和数据,减少因夸大宣传引发的法律风险和信任危机。
分布式存储是 Web3 核心基础设施,通过加密与去中心化保护隐私,满足用户对数据主权的需求,同时展现巨大商业潜力。今年央视 315 晚会曝光数据黑产乱象,凸显中心化存储的隐私危机,分布式存储成为对抗数据滥用的关键技术。从 Filecoin 的热潮与教训到 Walrus 的崛起,确保上下游全链条合法运营是做大做强的基石。
上游的项目团队,可以通过出海设立公司主体,设计适配国内外不同监管环境的商业模式,同时还要做到数据安全与跨境合规,落实 KYC 措施,防范金融犯罪风险。
下游的硬件分销商,需警惕传销与非法集资风险。应该规范销售话术、披露风险,并通过合规培训与合同审查降低法律漏洞。
宣传推广团队,应该杜绝虚假宣传,避免监管处罚与市场混乱,带来项目信誉的损害。建议推广内容需真实透明,明确风险提示。
其实还有许多人了解,分布式存储只是 DePIN 赛道的一条分支。DePIN 赛道还包括比如 Render Network(AI 算力领军项目)、Hivemapper(去中心化加密地图)等创新项目。这些项目都致力于打破中心化垄断,构建全球互联的物理基础设施网络生态系统。DePIN 赛道大多有着与硬件设备紧密结合的特点,也都需要注意上下游风险。
“隐私是自由、秩序与进步的基石。”互联网正处于一场去中心化的革命中,数据分布式存储是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基础建设。从分布式存储扩大到DePIN赛道,充满商业前景与未来。在这片创业蓝海中,项目想要可持续发展,只有做到合法合规,才能做大做强。